跳到主要內容區

國立臺北商業大學 - 學生事務處

109073004

 

退化性關節炎

   退 化 性 關 節 炎

一、        退化性膝關節炎
「退化性膝關節炎」是國人常見的老年疾病之一,膝關節內的軟骨在數十年的使用後失去以往彈性,且漸漸地變平,使得軟骨底下含有痛覺神經的硬骨暴露出來,這就是為什麼退化性膝關節炎會痛的原因。常見的原因如體重過重造成膝關節過度負荷、年紀老化造成膝軟骨組織退化、或因受傷、遺傳疾病、代謝性疾病、鈣沉積症、或先天性關節發育異常引起的。在發病早期,病人並不覺疼痛,漸漸地患者才開始有疼痛感。在使用這些受侵犯的關節,好比在上下樓梯及蹲跪站立時疼痛會加劇,而休息休時酸痛則緩解;晚期關節可能會變形,而關節所能伸展的角度變小。
 一般來說,初期只要在生活型態上做點調整,如少爬山、少蹲跪、少負重,並要控制體重。此外,建議患者游泳或騎自行車來增加膝蓋上下的肌力。平常走路時最好能穿軟底鞋(或氣墊鞋),避免穿太硬、太薄的鞋子,這樣才能吸收走路時產生的反作用力,減少對膝關節的傷害。適度的復健,如熱敷、冷敷、按摩皆可減少膝關節的疼痛另一種保守治療是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,也就一般常說的止痛藥。適度的服用止痛藥,能有效消除急性疼痛或是輕中度的慢性疼痛,減少因疼痛造成日常生活上的不便。不過要注意的是止痛藥常有的副作用,如胃出血、腎功能受損等,需有專科醫師處方箋才能服用。
維骨力」的成分是葡萄醣胺(Glucosamine),醫學文獻上證實對某些病例確實有效,但整體效果仍待更多醫學研究來釐清。「玻尿酸」是軟骨基質的成分之一,其關節內注射好比幫齒輪上潤滑油一樣,能有效減低關節內摩擦力,進而減少疼痛等到上述保守治療都無效時,就要考慮外科手術。內視鏡手術適用於關節內有游離體及半月板受損所引起的膝關節炎;骨矯正術適用於單一內側或外側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患者(體重不能過重);半套或是全套膝關節替換手術是將壞死的膝關節部分切除,換上合適大小的人工膝關節。(台北榮總醫師胡明賢)
二、        腰部脊椎退化
什麼是「腰椎退化」呢?首先們要先了解腰椎構造:腰椎共由五節腰椎所構成,腰椎與腰椎間前有椎體間的椎間盤等軟組織作為緩衝,左右有上下椎弓與椎弓之間形成關節,因此脊椎關節形成像三足鼎一般構造,鼎的中心為中空,並且有脊神經管通過的管道。
錐體與錐體間的椎間盤,原本用來緩衝壓力的軟墊,如久經壓力擠壓可能會造成盤內髓核(nucleus)突出,通常向後外側突出壓迫到經由神經孔離開脊髓的脊神經。臨床表現是被壓迫神經所支配區域的酸麻,甚至無力。尤其常見坐骨神經的壓迫,也是所謂『坐骨神經痛』;相對的,如果是椎弓與椎弓之間的關節久經使用而退化,可能的表現為不穩定,進一步造成腰椎向前或向後滑脫,依滑脫的嚴重度不同,伴隨著臨床症狀的嚴重度也就不同;也有因椎弓間關節因不穩定,摩擦刺激關節骨頭的生長,就是一般人說的「長骨刺」。這類的臨床表現,可能為一邊神經麻木,但多同時為兩邊且會因腰椎挺直更加嚴重,因腰椎的彎曲而獲得改善。
    輕微之狹窄且臨床症狀不嚴重到影響生活,可考慮做復健治療,以增強腰伸肌及臀屈肌的肌力,並增加脊椎活動能力其支撐力。輕度的腰部牽引或許會有幫忙,藥物使用也會減少疼痛,如非類固醇的抗發炎藥等。另外,加以生活上的教育,常常可以大大改善病人症狀。
    但當疼痛劇烈無法忍受,且已無法用藥物控制或改變生活習慣來幫助時,則可考慮手術治療。手術最主要是減壓,就是除去一部分骨頭及軟組織,以解除神經的受壓迫。當減壓做的較廣泛也就是節數較多時,則一部分病人也須同時做骨後融合術。(台北榮總醫師林景培)
三、        肩關節常見退化性疾病
「黏連性肩關節囊膜炎」又稱為冰凍肩或五十肩,好發於45至60歲,女性多於,亦常發生於糖尿病患者。症狀是肩部疼痛、僵硬、外展、內外轉等活動角度受限,以致於手臂無法上舉,日常梳洗、穿衣、沐浴及進餐都造成困擾。是因包裹著肩關節的囊膜發炎,產生漸行性的黏連,造成肩關節活動空間受約束。整個疾病進程大約兩年,目前對疾病發生的原因仍不明,治療重點放在解除疼痛與增加活動度,包括使用藥物、關節內注射、物理治療、徒手鬆動術及肩關節伸展運動。物理治療有各種熱療方式、電療及各種肩關節活動手法。在增加肩關節活動度及強化肌力方面,物理治療或職能治療的運動治療非常重要,包括肩輪、指梯、滑輪等運動、鐘擺運動、伸展運動及各種肩關節肌力增強運動等。若三個月的保守治療無效,可以考慮接受積極治療,如及早接受徒手關節授動術使關節活度增加,以打斷病人因不敢活動而使沾黏惡化的惡性循環。一般而言,同側肩關節再發生的機會極低,但對側發生機會則逹到20至30%。
「旋轉肌腱破裂」是常為病人所忽略的病變。旋轉肌群為在肩峰及肱骨頭之間包覆肩關節的肌肉,主要有四條短肌:肩胛下肌、棘上肌、棘下肌及小圓肌。這些短肌共同支持著肱骨頭。這些肌肉的肌腱相互混合,崁在肱骨粗隆,特稱為旋轉肌袖(Rotator cuff)。因為骨刺、肌腱退化或受傷等因素造成肌腱的破裂,引起肩部疼痛、無力上舉、肩關節活動角度的受限等,其中的脊上肌(Supraspinatus)受損破裂最常見。有時和其他肩關節病變不易區分,需要影像學上的幫助來診斷。非手術治療主要以休息復健為主,如減少肩關節的活動,使用手臂吊帶保護,服用消炎止痛藥物,或行關節內注射藥物,並加強復健增強肌力。若沒有顯著改善,可選擇手術治療。目前手術治療主要分為傳統開放式手術及關節鏡手術,各有其優缺點,手術方式的選擇仍必須與醫師討論才能挑選較適合的方式。(台北榮總醫師黃東富,馮尚文)
四、        淺談「髖關節退化」
「髋關節」是人體一個最大且最重要的關節,人體的重量支撐要靠它,下肢的行走靈活度也要靠它,所以一個人如果有髖關節的問題,輕則會響走路,嚴重的時候會使人喪失工作的能力,所我們萬不能等閒視之。
成人常見的髖關節疾病,有退化性關節炎、股骨頭缺血性壞死、類風濕性關節炎、外傷性關節炎、僵直性脊椎炎等。這些疾病在髖關節表現的症狀與症候都大同小異,嚴重疼痛是其特點。而退化性關節炎常發生在年紀五、六十歲之後,老化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。在這社年齡層越趨老化的今日,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的罹患人口數也相對的日益增加,在此我就跟大家針對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做個介紹,以期大家對這疾病有個了解。
「退化性髖關節炎徵兆」逐漸出現大腿與鼠蹊部前面的疼痛,有些病人的疼痛會出現在臀部或是大腿的外側,甚至會放射到大腿的下半部與膝關節,造成有些人只會抱怨膝關節痛,而忽略髖關節病變。
初期症狀通常在活動時才會產生,疼痛情形會隨著活動度越來越嚴重。如發炎嚴重時,甚至休息或睡覺的時候也會痛。疾病繼續進行時,可使病人有跛行現象。
「退化性髖關節炎原因」:此病的典型特徵為髖關節中的軟骨退化喪失,產生賛骨或骨刺,這種情況叫做「原發性關節炎」。以前有過發炎性髖關節炎(如類風濕關節炎、紅斑性狼瘡、僵直性脊椎炎)、創傷、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症、孩童時期的髖關節病變或是其他的狀況,則稱為「次發性關節炎」。無論何種原因,髖關節的問題惡化到最後,都可能成退化性關節炎。
「髖關節炎」是一種會持續惡化的疾病,這種疾病的過程是漸進式的。換句話說,是無法完全復原到原本年輕時候的關節,只是惡化的速度不同而已。初步的保守治療可以從日常生活的活動調整開始,如避免蹲跪跑跳爬山等,並可做一些對髖關節較無負荷的適度運動,如走平路、游泳、踩腳踏車等。物理治療或口服止痛消炎劑,也有他們的效果存在。而巿面上的一些關節保養藥品,如葡萄糖胺(Glucosamine)與軟骨素(Chondroitin)現在並無醫學文獻報導證實有效,在美國只被拿來當健康食品食用並非醫療處方。如果關節到了嚴重磨損變形,或其它因素導致的次發性關節炎時(如僵直性脊椎炎、缺血性股骨頭壞死等),就必須考慮換個新的人工關節,才能徹底改善病情。(台北榮總醫師黃惠鑛)
雞腳棗參湯治骨質疏鬆、軟骨磨損療效神速
雞腳棗參湯治骨質疏鬆、軟骨磨損 療效神速 分類:健康長壽 2007/04/17 08:23 2007/04/17 08:23
病症;骨質疏鬆、雙腳無力、軟骨磨損不良於行者。
藥材;雞腳10隻、紅棗7個、高麗參7片。
用法;將上述藥材加水蓋過藥材,用電鍋慢燉至雞腳爛透為止,隨即將浮油撈去,趁熱喝湯,一帖可分幾次食用。
骨質疏鬆症不是時髦的疾病,只是這種以往沒被發現的病症,在X光廣泛被運用在醫學攝影上後,使得這種毛病無所遁形,因而受到重視,更因為醫師的宣導與奶製品廠商的推波助瀾,讓國人投注較多的關心,而成為很時髦的病症。
患有骨質疏鬆症者,從X光片中,很容易可以看出骨質出現很多的小孔洞。然而根據專家研究,骨質疏鬆症骨頭的組成比率並沒有明顯的改變,只不過是骨量全體變得比原先要少。
患有骨質疏鬆症者,長期下來會有腰部、背部、骨頭的酸痛;這種疼痛並不是突然發生的,至於是什麼時候開始疼痛,患者也不會記得很清楚,這種酸痛通常是在同一個姿勢太久,比如坐太久或站太久之後,就會感到酸痛。
究竟為什麼會有骨質流失的現象,迄今並無定論,不過依個人之研究,大概因造血、造髓、造骨的功能退化有關,與鈣質補充量之不足也有相當密切的關係。在臨床的報告中顯示,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。
骨質疏鬆症另一個嚴重的副作用就是,稍一不慎,遇有滑跤、跌倒,就非常容易造成骨折,而這時候的骨折更不容易治癒、復原。
因此,中年人在未罹患骨質疏鬆症之前即應盡早「存骨本」,而銀髮族更需要適時補充鈣質。喝牛奶、吃奶製品固然是很好的補充方法,但是仍不及「雞腳棗參湯」來得神速有效。
「雞腳棗參湯」所用材料為;雞腳十隻、紅棗七個、高麗片七片。
做法非常簡單,首先將雞腳洗淨(土雞或肉雞均可,不過仍以土雞為佳),將雞腳於開水中川燙後,在粘板上用刀背拍破骨頭,連同紅棗與高麗參,放入大碗公或不鏽鋼鍋中,加水淹過所有材料,放在電鍋中慢慢燉,燉至雞腳爛透為止,隨即將浮油撈去,趁熱吃肉喝湯,一帖可分二天吃,剛開始每周至少吃三帖,一個月後,每周吃一帖即可,不出二個月軟骨、骨本必定會補充進來。
對於膽固醇太高者,可以不吃肉,則膽固醇就不會太高。本方對雙腳無力、軟骨磨損不良於行者,食用兩次之後,就有特別之療效,其神速功效絕對不是任何藥物可以望其項背者。
(本方經南投縣信義鄉農會前理事長 梁西海 先生驗證,並推薦近百人食用,均有驚人之功效。選自長青資訊社出版之小偏方治大病,長青資訊社電話:( 02-26644531)

  

 

 

 

瀏覽數: